close

山區道路狹小,迎娶抬不動8人大轎,用的都是這種2人抬的花轎;一直到民國60年左右,阿里山光華村民嫁娶都還在使用花轎。(記者王以瑾/攝影)

原文刊登NOWnews旅遊玩家>>http://www.nownews.com/2011/03/24/743-2699274.htm

 

記者王以瑾/嘉義報導.攝影



早年,一家辦喜宴卻是全村大事,年輕力壯的就擔任轎夫,走3、4小時去迎娶新娘,抬不動轎子的就上山砍柴,而廚藝較高超的負責下山採買和辦桌,就這樣忙完一個禮拜的準備工作,喜宴終於登場,但來吃喜酒的還要記得帶椅子、碗筷;說起來,這就像全村動員的聚餐活動,大家各司其職,但都是不收費的義務幫忙。



大阿里山地區竹崎鄉光華村(頂笨仔),找出了一頂不知道多少新娘坐過的百年老花轎,說起了在沒有車輛、沒有柏油路的幾十年前,山區嫁娶的故事。



連續劇常有這樣的對白:「我是你8人大轎抬進來……」強調明媒正娶,不過,在道路崎嶇又狹小的山區,可抬不動這種8人大轎,頂笨仔文化協會理事劉家榮表示,山區的轎子都是一前一後,2名轎夫抬的,因為迎娶的道路很遠,往往單程就要3、4小時,所以轎夫一般都是8~10人輪班。除了轎夫之外,還有去程抬聘禮回程抬嫁妝的挑夫20人,再加上媒婆等人,迎娶隊伍一出動,往往都是30、40人的規模。



↓花轎前的扛箱是劉嘉榮母親的婚禮所使用,老太太今年已經90多歲了。扛箱上寫著「太興村太子爺公會」,也就是說,當時扛箱也像花轎一樣是借用的,只是為什麼會留在劉家,就不清楚了。劉老太太的故鄉太興村在梅山鄉。(記者王以瑾/翻攝)





由於路途遙遠,迎娶的隊伍通常是前一天出發,在新娘家過一晚,第二天才回來,這個晚上,新娘家裡怎麼款待這一班迎娶隊伍,那就很重要了,不然轎班在路上還不知道要怎麼整寶貝女兒,而且,這群人也都是女兒未來要一起生活的村子裡的人,要讓他們酒足飯飽,又不至於大醉,隔天才有精神趕路,這個方寸要拿捏得好。



劉嘉慶說,有一次迎娶,新娘家沒有準備地方給他們過夜,大家只好自行找地方隨便窩著,其中有一位轎夫睡在抬聘禮來的扛箱裡,這個扛箱是裝著豬肉來的,碎肉屑就這樣沾在他的背上,第二天迎娶隊伍要出發前,新娘父親見到這名轎夫,卻誤會他喝酒喝到吐,身上都是吐出來的污穢物,於是責怪轎夫,轎夫們沒有被好好招待已是相當不高興,又無緣無故被指責,遂聯合起來,要給新娘好看,在回程的路上,他們故意把轎子抬得很晃,轎子沿路被搖來搖去,直到新娘受不了,吐了為止。



劉嘉慶今年60歲,因為體格強壯,16歲時就成為村裡喜事的轎夫班底,他記憶所及,光華村最後一次迎娶,大約是民國50近60年時,最後一位新娘是嫁給同村的人,距離很近,轎夫也沒多辛苦。現在這位新娘都已經當阿嬤了。



↓劉嘉慶因為身體健壯,16歲就成為迎娶的轎夫班底。(記者王以瑾/攝影)





無論是誰家辦喜事,都是全村人的事,而為喜宴忙碌的人也都是義務幫忙,不收取任何費用。身強力壯的擔任轎夫、挑運聘禮,抬不動轎子的,一個禮拜前就上山砍柴,廚藝好的,喜宴前一天先下山採買食材,然後,向各家各戶借來桌子、盤子,等到開席前,全村人就帶著自己家裡的碗筷、椅子,參加這場場都隆重的婚宴,吃完喜宴,大家把碗盤洗洗才回家。因為要出借,所以村民家裡的桌、椅、碗、盤都有寫名字、做記號。



↓這是40、50年前,劉嘉榮父執輩的婚禮,新郎現年都已70歲了。不過,這不是讓新娘吐的那場婚禮,大家不要誤會了。(記者王以瑾/翻攝)





劉家榮說,一個村通常只有一頂花轎,由管理人負責保管,要使用時再向他借,這名管理人也不見得是村中最有權或最有錢的人;光華村的這頂百年花轎還在管理人家裡,這名管理人是承接父親的職務。由於這頂花轎歷史已經太久了,不太經得起乘坐,因此光華村另行向竹山訂製一頂新花轎,做為活動或是向遊客講述花轎娶親歷史的道具。



不過,目前花轎尚未找到公開展示的地點,尚由頂笨仔文化協會保管,在正式展示之前若想看看花轎、聽聽村裡的嫁娶佚事,可向住宿的民宿詢問。目前來光華村觀光的遊客多是來參加賞螢火蟲、螢光菇、白面鼯鼠的夜間行程,現有5家民宿,除此之外就少有為服務觀光客而開設店家,整個村莊還是維持著純樸的面貌。



關於光華村,40多年前的「麵粉公路」,也很有趣>>穿著裙子來做工 男男女女都來建「麵粉公路」





原文網址: 來去嘉義/40年前的婚禮 新娘在花轎內被惡整 | 旅遊新聞 |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http://www.nownews.com/2011/03/24/743-2699274.htm#ixzz1ISpkXh9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以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