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木馬」是伐木時代的人力運木工具,許多工人為了多賺點錢硬是拖運自己無法負荷的重量,最後被壓死在原木堆裡,木馬道於是也有寡婦道之名。(記者王以瑾/翻攝)

原文刊登NOWnews旅遊玩家>>http://www.nownews.com/2011/03/28/743-2700224.htm

記者王以瑾/嘉義報導.攝影

「對老婆好一點,不然她會放手」,這裡說的「放手」不是離開,而是真的把手放開;場景在木馬道,這是男人在下坡道用身體擋著載著800公斤原木的木馬向下滑的速度,女人則在後面拚命拖拉著,減輕男人的負擔,男人被滾下來的巨木壓成殘廢甚至死亡的意外在伐木時代並不稀奇,於是,「木馬道」也有「寡婦道」的別名,但只聽過意外,沒聽過謀害,開頭的那句話,是工人們苦中作樂的玩笑話。

早年的林場極度倚賴人力,就算有鐵道、索道,但這些載運工具無法深入林場每個角落,砍下來的巨木,還是要靠人力先運到集散地,再由此上火車,載運下山,奮起湖就是當年的木材集散地。

木馬,外觀像雪橇,砍下來的原木堆疊在上面,再用繩索綁緊,兩人一組,或拖或拉,將原木運離林場,這兩人不是兄弟就是夫妻,因為這是可能危及生命的勞力工作,需要相當的默契。夫妻拉木馬,上坡時男人在前面拖著木馬,女人則在後面死命地推,而下坡時男人在前面擋著木馬,女人則在後方拚命拖拉,減緩木馬向下滑的速度。

↓新竹縣內灣的地標,日據時期各個林場木馬道運作大概就是這個樣子,但載運的木材當然不是只有這幾根。(記者王以瑾/攝影;本報資料照片)


為我們導覽的李琇玉問了我們一個問題,「如果是你在下坡道擋著木馬前進,可以負荷的重量是多少?」一般人的答案大概都和自己的體重差不了多少,不過,林場的工人每趟木馬載運的原木卻是500~800公斤,有人為了多賺一點錢,勉強多加了1、2根原木,但卻也因為負荷不了而發生意外。

李琇玉的姑姑,今年已經60多歲了,小時候她的父母都在林場工作,她常常在木馬道玩耍,一邊等著父母下工,有一天,等著等著睡著了,拖拉著木馬的雙親從坡上下來,遠遠就看到女兒睡在木馬道上,父親死命擋著木馬,拚命煞車,卻也因為用盡全身的力氣和這幾百公斤的原木博鬥,想要叫女兒避開卻喊不出聲,眼看著木馬就要壓死自己的骨肉……幸好,李姑姑最後躲過這場劫難。

↓木馬道下方舖有原木,減少木馬移動時的磨擦力。(記者王以瑾/攝影)


這條復原的木馬道在奮起湖步道前段,再往上走,距離45公尺處有一觀景台,另外285的距離則有神社遺址;步道穿梭在柳杉林裡;人工柳杉林,算是日據時代林場的紀念物,早年日本人砍了我們的扁柏、紅檜等珍貴樹木,便以柳杉填補伐木後的空盪盪林地。

奮起湖人最近津津樂道的五星級公廁就在奮起湖步道附近,這公廁完工前遊客都擠在車站廁所,使用的人多再加上缺水,衛生條件很差,遊客抱怨連連,八八水災之後火車停駛,林務局還乾脆把廁所鎖了,遊客更是罵翻天,但阿里山風景區管理處利用原本軍營改造的五星級公廁完工之後,再加上增加了幾座新公廁,到奮起湖方便就不會那麼不方便了。

五星級公廁倒不是公廁建造得多麼富麗堂皇,而是乾淨加上綠美化,一排玫瑰花牆,用想的就知道開花時多浪漫迷人,完工之後好幾次發生這樣的笑話,一群遊客買了著名的奮起湖便當,打算到這個有平台、眺望佳的小木屋前吃便當,走近才發現,「唉,竟然是公廁!」

↓五星級公廁的外觀很不像公廁吧?難怪會被遊客誤會是可以一邊欣賞風景,一邊吃便當的賞景平台。(記者王以瑾/攝影)



原文網址: 來去嘉義/眼睜睜看著丈夫被壓死 木馬道又名寡婦道 | 旅遊新聞 |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http://www.nownews.com/2011/03/28/743-2700224.htm#ixzz1ISrQsRHx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王以瑾 的頭像
    王以瑾

    王以瑾.旅行.台灣

    王以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