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的社區營造之後,二崁聚落成為展示早年澎湖漁村生活的博物館。(圖/王以瑾攝影)

原文刊登NOWnews旅遊村>>http://www.nownews.com/2008/09/26/11424-2340946.htm

記者王以瑾/澎湖報導.攝影(2008/09/26 11:06)

二崁聚落的起源很有武俠小說的味道,正確的講,其實更像武俠愛情大戲,本想聽聽導覽的社區阿伯怎麼活靈活現地描述這段故事,可惜他沒有提起,反而著重在公陀牽引的二崁與金門族人的血緣關係,以及二興宮虎旗與青龍旗的傳奇。



據說二崁開基祖陳廷益為少林寺武人,但卻與同門師妹墜入愛河,因寺規不容,為了保全愛情只好選擇逃跑,為了逃避追捕,倆人一路往東,搭了船,渡過黑水溝,來到了澎湖,即使來到如此遙遠的離島,陳廷益行事依然小心,避開了較富饒人群聚集的西嶼,來到人煙罕至的二崁落腳,二崁發展為陳姓的單姓村,也與陳廷益的行事小心有關,為免糾紛,陳廷益幾乎不和外界往來,後代子孫也受他的影響,獨自在此小圈圈內生活;二崁聚落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



不知道這段可以拍成電影的武俠愛情故事是真是假,但社區博物館「公陀」的追本溯源,卻是另一段故事,而兩者還有無法兜起的矛盾。





(圖/二崁公陀有不忘本的義涵。王以瑾攝影)



公陀是全村出售農作物的標準重量工具,這個失而復得的「二崁公陀」有250年了,它不只是公正的重量裁定角色,也有不忘本的涵義,據說這是從金門水頭來的二崁移民在此安居樂業、有了子嗣後,特別帶著兒子回到老家祭祖「報丁」,金門的長輩就回送這個重達56公斤的公陀,有保平安的意思。



除了公陀外,社區博物館牆上褪色的兩面虎旗與淡得幾乎看不到花紋的青龍旗,是中法戰爭發生前後,大約是1887年時,全村發生大瘟疫,信仰中心二興宮為驅魔救災請人繪製,也有百年歷史;這3面旗子堆放在二興宮倉庫早已無人聞問,沒想到在社區要成立博物館之時意外讓理事長陳榮一在雜物堆中找到,非常神奇。





(圖/百年公虎旗。王以瑾攝影)



兩面虎旗兩虎形態表情不同,表情逗趣可愛,有公母之分,公的向前直行,母的頻頻回頭,有瞻前顧後之意。



社區博物館內還有一些早年生活物品展示、農業普查的宣傳海報,還有少見的手工縫製國旗等,都是非常有意思的展品。



*更多旅遊資訊與圖片,請看NOWnews旅遊村:www.nownews.com/trave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以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