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山森林遊樂區 GPS座標 東經121°0'48.8 北緯24°11'13.3(參考PAPAGO)



(圖/很多人喜歡竹林的感覺,但可惜竹林對於水土保持並無助益。王以瑾攝影) 

原文刊登>>http://www.ettoday.com/2007/11/10/11424-2184032.htm

掛著土石流傷疤 八仙山伐木禍害後代承擔



許多重遊八仙山森林遊樂區的遊客都不禁驚呼,山林景觀全變了樣,八景入選紀念碑,是紀念八仙山曾有的風光。(圖/王以瑾攝影)



2007/11/10 09:06

記者王以瑾/台中報導.攝影



許多重遊八仙山森林遊樂區的遊客都不禁驚呼,山林景觀全變了樣,土石流淹沒了原有的收費亭,遠處該是滿眼青翠的山林,現在則多了一塊塊未復原的傷疤,跨越十文溪的步道也暫停開放,這全肇因於九二一的天搖地動以及之後大大小小的水患。大花咸豐草與紫花藿香薊佔滿了第二停車場旁的空地,低海拔綠色殺手的囂張,讓這個遭受重創的古老林場更添寂寥,八仙山和谷關溫泉區一樣,也在等待回春。



改變的其實不只八仙山森林遊樂區,從東勢沿中橫(台8線)前往谷關的路上,沿線的景觀都已經一番天旋地轉,完全不同了,以前大甲溪河床距離路面很遠,呈現的是深谷的氣勢,麗陽還有個國軍部隊的攀爬訓練場,但大甲溪河床一夕之間被土石流填滿,河床位置已和路面同高;早期的旅遊書從天冷到谷關之間,還介紹了銀龍瀑布群、沙蓮瀑布、白鹿瀑布、石屏谷瀑布群、七重天瀑布群、蘭谷瀑布等一連串的大甲溪沿線瀑布,如今,不知還留存幾個,也許已全部消失了吧!





(圖/川上氏儲的果實和板栗很像,連味道吃起來都一樣。王以瑾攝影)



八仙山和八仙過海無關,是來自於日語的發音,海拔2410公尺接近日本人使用的度量衡的8千尺,「千」和「仙」發音相似。



日據時代,八仙山是台灣的三大林場之一,另兩處為阿里山林場與太平山林場;能列名三大,可見森林資源有多豐富,但也讓人心疼,不知多少千年良木被砍伐,以生命換取伐木工人全家的溫飽,以及它所生長土地的經濟發展。



靜海寺、八景入選紀念碑、神社遺址是八仙山森林遊樂區的主要景點,從第二停車場出發,繞最小圈的步道約40分鐘可完成,繞遠一點則可前往櫻花林賞花,但此時不是櫻花的季節,只有光禿禿的枝椏,也就沒有吸引力。





(圖/蓋在岩間的靜海寺,是八仙山的代表景觀。王以瑾攝影)



八景入選紀念碑是八仙山被選為台灣八景的歷史證明,是過去的榮耀;從八景紀念碑向前走,步道兩側為葉片尖銳刺人的福州杉,之後改由柳杉登場,早期的人工造林偏好柳杉,因它長得直又長得快,正好符合大量的電線桿需求。



孟宗竹和桂竹組成的大片竹林,也是八仙山森林遊樂區的代表景觀,但竹子的排他性很強,竹林裡的土地總是清爽乾淨,物種不多,它的根系錯綜複雜,卻紮根不深,也是危害水土保持的植物。







從日據時代到國民政府時代,台灣有將近半個世紀的時間以出賣這些上千年的老樹謀利,以前不懂得珍視這些保護土地的天賜寶藏,只把它當天然資源開發,幾十年後的今天,終於要承擔苦果。





(圖/即將蛻變的鳳蝶。王以瑾攝影)



八仙山森林遊樂區的解說員說,災難不是從七二水災才開始,也不是九二一,而是1959年的八七水災;台灣年雨量2、3千公釐,其他國家的林場,年雨量才500公釐,雨量大、河流短急、山勢又陡又高,原本就是容易發生災害的「先天不良」地形,但我們還是選擇了出賣保護土地的命脈來發展經濟。



但從八七水災、九二一震災、七二水災……我們學到了教訓了嗎?伐木業雖然已終止,但我們對天然森林的殘害停止了嗎?至今,我們還沒有一套週全的國土開發政策,至今,我們仍放任山區的各項開發,即使各處山區一片片怵目驚心的土石外露,沒完沒了的土石流災害,我們仍渾渾噩噩。



在八仙山、在中橫,我們看見美麗森林被天然災害吞噬,但這猙獰景象,是大地的嗚咽,是上天的警告,只是,不知道還要花多少時間,還要有多少場災難,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才會了解保護森林對身家財產的重要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以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