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報社裡旅遊記者常被歸類為不關心時事、對新聞不敏感、不像記者的記者,政治組的同事對我說「立法院審預算,你一定不會看吧?」





「不懂新聞的事」,大概就是他要說的話;很奇怪是,很多人認為旅遊記者不是記者,但他們卻又會對你說,「當旅遊記者最好了,到處吃到處玩」
工讀生跑來問我,當旅遊記者有什麼條件?
 
畢業十多年來,我換了不少路線,包含「較像新聞」的醫藥、衛生、環保、捷運,以及「比較不像新聞」的體育、科技,也在南部當過一陣子的地方記者;旅遊看起來是其中最有趣的吧?
 
不過,跑旅遊愈久,卻不是愈來愈熟悉的感覺,而是愈來愈覺得自己的不足。
 
歷史的部分還好,可以找資料補強
建築呢?以前讀了一些傳統建築的書籍,一些建築語彙還能應付
植物呢?學了幾年,有些心得,休閒農場老板在導覽時亂講,也騙不了我
室內設計呢?這可難倒我了,許多名家設計的傢俱我可是一竅不通
旅遊當然不止這些,還有,青蛙、蝴蝶、賞鳥、民俗慶典……,以及大家都很喜歡的地方小吃、購物、精品等等,無所不包,旅遊就是這麼龐雜的綜合。
 
不懂怎麼辦?只好多問。
 
問當然也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識,但告訴你答案的人,有的時候礙於自己本身不足,或是他想小小吹噓一下自己,也會給你錯誤的資訊。那怎麼辦?解決的辦法只有一個──不斷地充實自己,避免走入陷阱。
 
跑旅遊新聞當然有趣,但這種有趣,倒不是可以到處吃吃玩玩,而是因為旅遊內容包羅萬象,可以寫的主題很多,不像其他路線,譬如說,跑職棒好了,不是寫比賽、人物就是分析,政治呢?一天到晚聽那些領國家錢卻不做事的人噴口水,科技呢?產品雖然不斷推陳出新,但寫來寫去還是產品,寫久了也無聊,總之,都是差不多的東西與寫法,很容易讓人疲乏,久了就忘了寫稿的趣味,但旅遊就不同了,每次下筆前總要想很久,在介紹景點的同時,還要兼顧氣氛的營造,一篇報導的產生往往要費盡心思,一改再改,才能出手。
 
如果有人告訴我,這篇報導真是「引人入勝」,那就是勞心勞力之後最好的稱讚了。
 
同事陳志東之前寫了一篇關於旅遊記者的甘苦談,在這個圈子裡廣為流傳,許多人感嘆真是寫出我們的心聲了。當旅遊記者到底有沒有玩到,大家可以參考看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以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