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座標 東經120°41'8.8 北緯24°24'51(僅供參考)

館長陳惠芬手中拿著的這頂,利用藺草排濕、透氣、除臭、抑菌等優點編織的安全帽內墊,在藺草文化館造成搶購。(圖/王以瑾攝影)

原文刊登NOWnews旅遊玩家>>http://www.nownews.com/2010/10/04/153-2651807.htm

記者王以瑾/苗栗報導.攝影

藺草蓆、藺草帽,想起來就是「古老俗古」的用品,過了那個火紅外銷的年代,似乎已不會再有人想起它的好,也不會有人專程來買它,但你說它過時,最近卻有個產品極為熱銷,觀光客圍著櫃台,「我要3頂、我要5頂」地叫喊,深怕手腳慢一點就會被搶光,他們搶買的是安全帽內墊,純手工,一頂才130元;藺草編織的優點,在此時才被重新想起。

藺草編織品有什麼優點?吸濕、排汗、透氣、除臭、抑菌,使用這種天然素材的產品,有著無可取代的草香,相當適合做生活用品,早年最熱門的商品是草蓆、草帽,種植區域集中在新竹以南、台南以北,但據說大安溪沿岸,也就是苗栗、台中的分界,在這個區域生長的藺草特別香,為上上之選。

台中大甲草帽名氣響叮噹,但其實大部份的編織品來大安溪北岸的苗栗苑裡,大甲佔了交通地利之便,打響名氣是貨物集散地的優勢。

藺草編織可能是清朝雍正年間,居住在苑裡鎮的平埔族婦人開始,最早做的是草蓆、籠頭等用品,直到日據時期,總督府苑裡辦務署署長淺井元齡的大力推動,再加上西勢庄婦人洪鴛的創新,終於讓這項手工藝發展為產業,民國25年的高峰期,單年外銷的草帽高達1千6百多萬頂,在台灣外銷特產排名第三,僅次於糖和米。

苑裡地區流傳著,一個會編織藺草的婦女,勝過一個種5分地的男人,因此,苑裡不會有重男輕女的觀念,而且,要娶苑裡女,要給的聘金也要比其他地區高。

草帽、草蓆的黃金年代一直持續到民國60年左右,民眾使用習慣的改變,再加上東南亞、大陸廉價品的大舉進攻,帽蓆的輝煌終究成為過往雲煙。


(圖/藺草編織是以密度決定價格,但價格高低並不影響其功能。王以瑾攝影)


(圖/早年苑裡的女人都會編織藺草,只是荒廢了幾十年,現在技藝好的已經不多了。照片中的林春蘭阿嬤,7、8歲就跟著媽媽編藺草貼補家用,之後中斷20、30年,文化館成立之後她也跟著重拾技藝。王以瑾攝影)


(圖/藺草帽蓆曾是台灣外銷的重要產品,僅次糖與米。王以瑾攝影)

藺草製品的價格高低是以編織的密度來決定,以草蓆來說,行家會問「歸列吋?」意思是,「每一吋編織幾行?」,密度愈高的工愈細,要花更多的編織時間,價格當然也愈高。一般雙人草蓆每吋是5行,編織時間3、4週,售價約7千元,高級品每吋可達11行,價格一翻數倍,大約2萬5千元,編織時間則要6至8週。但編織的行數多寡並不會影響其功能好壞,並不是行數愈多的編織品就有較好的透氣、吸濕功能。

藺草可以整條編織,若要編織高級品就要先「析草」,是以針將每枝藺草再分為幾條,藺草的莖為三角形,通常取用的是三角形的3條邊。

藺草文化館裡展示有一個女用錢包,是以每吋20行編織,工細到幾乎看不出它是草編品倒像個皮製品,實在讓人驚嘆,現在沒有師傅能夠做出這樣的高級品,已成絕響。


(圖/深色的女用包,不仔細看會以為是皮革製品,其實是編織密度極高的藺草包,這樣精緻高級的編織品已成絕響。王以瑾攝影)

不過,產業落沒之後,藺草編織反而開創出另一條藝術發展的新路,發展出包含台灣地圖之類過去從未出現過的花樣,從生活用品變成收藏展示的手工藝品。

藺草文化館是農會穀倉改建,設有藺草體驗區、帽蓆文化區、農村古文物展示區、DIY教室等,也有商品出售並接受訂製,商品之中,除了草蓆、草帽之外,也開發了名片夾、鞋墊、嬰兒車墊等符合現代人生活需求的產品,其中最受歡迎的就是安全帽內墊,安全帽裡又悶又熱,藺草排汗、脫臭、透氣、抑菌的功能正好能夠完全發揮,台灣的機車族這麼多,商品切中需求,難怪會造成搶購。


(圖/藺草文化館是農會穀倉改建,可認識、體驗、購買藺草產品。王以瑾攝影)

藺草文化館
苗栗縣苑裡鎮山腳里七鄰彎麗路99號
037-74131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王以瑾 的頭像
    王以瑾

    王以瑾.旅行.台灣

    王以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