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果實的數量相當多,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水筆仔能有強大的擴張力。王以瑾攝影)

原文刊載>>http://www.ettoday.com/2007/09/29/11426-2164373.htm

來去台北/誰不眠不休守護西岸? 紅樹林最愛台灣



2007/09/29 10:43

記者王以瑾/台北報導.攝影



東南亞大海嘯之後,日本人連續兩年到淡水研究紅樹林,他們很羨慕台灣有這樣的天然屏障,印尼、泰國、印度好幾個幸運的村莊,都是因為海岸線的紅樹林破壞海嘯舖天蓋地而來的殺傷力,挽救無數人命;「綠色海疆」,是學者給紅樹林的稱號,悲哀的是,它們在嚴苛艱困的環境中與海爭地、為人類的生存博鬥,但人類對它們的無情砍伐從未中止。



台灣西部海岸得天獨厚,有一群不眠不休的守衛,守護著我們的家園;紅樹林泛指生活在半鹹半淡、生活環境受潮汐影響的植物,但因認定上無法取得共識,因此紅樹林植物種類沒有統一版本,林務局轄下,竹圍的紅樹林生態館提供的數據為24科30屬83種。





(圖/竹圍站後方的紅樹林保護區,有長長的步道深入林中,不少當地居民會來此散步。王以瑾攝影)



紅樹林主要分佈在南北緯25°之間,日本鹿兒島、澳洲有紅樹林生長的特例,據專家研究,在於海水溫度高於其他區域,提供了紅樹林生長的機會。



台灣從北到南有30多個紅樹林沼澤區,但有學者認為,以舊文獻判斷,台灣原本應該只有基隆與高雄兩處紅樹林,200多年前的清朝時期,因人為種植多了新竹新豐一處,而演變成目前狀況,與人為種植應該有很大的關係。



不過,西部沿岸雖然多了許多紅樹林,但真正兩處原生的紅樹林卻早已消失,而在樹種方面,原本有紀錄的6個樹種,在50年代高雄港擴建後,僅存水筆仔、海茄苳、五梨跤(紅海欖)、欖李4個樹種,消失的細蕊紅樹與紅茄苳現在南部有人自國外引進種植,但截至目前,尚未有完備的復育計劃。



說到復育,如果是以保護生態出發,應該依循自然界原本的分佈;台灣現存的4種紅樹林植物,只有水筆仔能耐低溫,這也是為什麼它能成為北部的優勢族群,不過,淡水河流域也有人開始種植南部天王海茄苳;海茄苳原本最北的生長界線為新竹紅毛港,像這樣以復育為名,卻破壞自然界原有的佈局,通常是另一場生態災難的開端。





(圖/紅樹林裡也有一些伴生的植物,雙花蟛蜞菊是其中之一。王以瑾攝影)





(圖/竹圍紅樹林保護區裡有兩種牽牛花,槭葉牽牛是其中的一種。王以瑾攝影)





(圖/秋天正是水黃皮的花季。王以瑾攝影)



淡水紅樹林保留區劃定面積為74.6公頃,其中水筆仔純林面積達60公頃;這是台灣第一個設立的紅樹林保護區,追溯老舊資料才發現,原來搶救下這片紅樹林的竟是孫運璿先生的一紙命令;當時水利局原本要砍掉所有水筆仔,將這塊地起建國宅,經濟利益與環保議題起了激烈爭論,而時任行政院長的孫運璿先生在69年3月做出了保護紅樹林的指示。



生態議題在淡水打了勝仗之後,才有之後全省各地的保護區,孫院長的指示,是國人重視紅樹林保育的開端。



水筆仔是台灣最有名氣的紅樹林樹種,但卻不是台灣的最大族群,族群數量最多的應該要算南部天王海茄苳,水筆仔只能屈居第二名,而剩餘的兩種數量都不多。



水筆仔與海茄苳都有驚人的繁衍速度,在竹圍紅樹林站後方原本是魚塭,經過10年歲月,已幾乎被水筆仔密密麻麻佔滿。





(圖/竹圍紅樹林未被水筆仔佔領的魚塭上,可以找到不少花跳。王以瑾攝影)





(圖/弧邊招潮蟹是竹圍紅樹林最常見的螃蟹,牠喜歡躲在水筆仔的樹蔭下。王以瑾攝影)



在海潮沖刷中成長、吸吮著海水求生存的紅樹林,生活環境非常嚴苛,但也為了要對抗艱苦的環境,上帝為它創造一般植物沒有的生存利器。



人喝海水會脫水,樹木也一樣,要靠淡水才能生存,但生長在潮汐區的植物要怎麼生存?紅樹林植物的體內有分離鹽份的機制,根部吸收著海水,身體只留下淡水幫助生存,而無益的鹽份,如海茄苳,就利用葉背的盬腺排出,水筆仔則將鹽份全集中於準備掉落的老葉。



海水一天無數次無情地衝擊,紅樹林的腳步一定要比其他樹木站得穩,但其實紅樹林的根紮得並不深,抵抗潮水,主要是靠增加抓地面積的支持根,支持根有時還可以協助呼吸,五梨跤是一個支持根發達的例子。除了生長在潮水前線,大部份水筆仔的主幹不會延伸出密密麻麻的支持根,但它的氣生根會發展成板狀根,擴大抓地的力量。





(圖/板狀根是水筆仔的抓地利器,也讓不及兩公尺高的它看起來像棵大樹;樹上如花般的黃色星狀物是結果期仍保留著的宿存花萼。王以瑾攝影)



防止水份蒸發,紅樹林的葉子多半長得比較厚,而像水筆仔中空的樹幹、海茄苳由地底冒出的密密麻麻根系,都是為了在漲潮時獲得空氣、繼續呼吸。



水筆仔、海茄苳都是在夏天開花,秋天則是結果期,在捷運紅樹林站後方的水筆仔純林,現正掛滿纍纍果實;水筆仔屬於紅樹科,該科植物,包含五梨跤,都有胎生現象,果實未脫離母體前就會長出胚莖,胚莖經過半年成長,成熟時就隨地心引力落下,筆直插入泥地裡,為了防止被潮水推倒,數小時之內就會長出根系。 



紅樹林站2樓的紅樹林生態館,館內對於紅樹林生長環境、生態系,都有詳盡的介紹,但館方的解說服務只限機關、團體、學校的事先申請,解說課程包含多媒體影片觀賞,以及展館、室外導覽,約2小時。





(圖/紅樹林生態館對紅樹林生態系有詳細介紹。王以瑾攝影)



因為要透過解說才能得到完整的資訊,開館已經近10年了,生態館發揮的教育意義有限,其展場面積不大,民眾常隨便繞一圈就走了,甚至有些等捷運的民眾是專程進來吹冷氣的,面對著一堆寶貴資訊卻無法吸收,非常可惜,若是館方能在假日提供定時導覽,應該會對推展紅樹林保育有更大幫助。



紅樹林生態館

台北縣淡水鎮中正東路二段68號2樓(捷運淡水線紅樹林站)

02-2808299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以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